广东“十四五”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重点发展仪器
争取国家授权开展创新要素出入境综合改革试点,推动税收优惠制度对接和科研仪器设备、生物样品跨境便利流通,研究实施促进三地人流、物流、工作、居住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,探索搭建粤港澳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。
建立公开、公平、便利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,确保设施仪器“应开放尽开放”,公共数据“应共享尽共享”。
基础研究突出原创,持续大力支持量子科学、脑科学、纳米科学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新一代通信、合成生物学、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点领域; 完善开放共享、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,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。
以高端装备、智能装备为切入点,以实现关键零部件和共性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,重点在高端数控机床、激光与增材制造装备、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轨道交通装备、精密仪器与设备等方面,围绕关键材料、核心器件、制造工艺、重大装备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,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。
开展生物制药相关化学合成、新材料、高端辅料和包装材料、设备和检测仪器研发。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智能机器人、区块链与量子信息、前沿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激光与增材制造、数字创意、安全应急与环保、精密仪器设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,全面提升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性。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。
发展急需、进口依赖程度大、基础条件好、能较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零部件。面向珠江西岸布局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科技产业园区。支持建设创新载体和专业园区(中心),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。
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。突破一批区块链底层核心技术、组件化通用技术、细分行业专用技术,打造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平台;在量子核心材料和仪器装备、量子芯片与专用量子计算机、量子精密测量、量子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突破。
强化跨部门、跨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科研设备仪器、科技计划数据的共享。